第一個影片
拳擊的打拳方法、閃躲防禦方法融合西洋劍的移步方法改良出
東方武術和思想遇到西方科學和哲理產生的截擊之道 截拳道
第二個影片中
大陸知名的李小龍模仿家石天龍和截拳道作家陈绮平以及郝剛
所顯現的截拳道,是散打和模仿電影動作的結合
他們都沒有跟李小龍或是李小龍的學生學過詠春拳、振藩功夫或是截拳道
陈绮平更是出了多本的錯誤的截拳道中文書籍
而且李小龍並沒有一個學生叫作梁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朱建華-大陸李小龍研究作家
講的就較接近真實的截拳道
不同於詠春拳的消打同時,截拳道強調的是截打和截踢等截擊
只有一個動作就壓制或是擊倒對手,或是在截擊後,能繼續完結
對手的連續性,適應不同環境、對手的適應性,應用協調所有攻
擊武器和控制身體的完整性!!
而李小龍的高腿法和踢擊技術不是學自羅禮士,而是和不同武術搏擊
的朋友交流對打,和國術北派踢腿心得總結彙整出來的,不單一學至
於何人!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截拳道是徒手搏擊術!!!
而且應該是拳打八分腳踢兩分,不提倡高腿法,踢腿只是輔助工具
更強調的是善用移步方法,去控制距離的運動戰
李三腳,電影裡李小龍常用高踢腿,或是大擺拳擊倒對方這和使用雙截棍
一樣只是李小龍為了使電影炫目精采,才在電影中加入這些元素
前段敘述李小龍電影中的繃緊、吼叫也是如此,一切都是希望電影
好看叫好又叫座;實際上的根據他的學生如黃錦銘、木村武之、周裕明、
杰西·格洛弗、蒂姆·泰尅特、艾伦·马格丹戈尔、李鸿新、理查德·巴斯蒂罗、
马瑞奥·马格丹戈尔、严万法等所述,他在練習授課對打時不會吼叫身體也
不會繃緊,身體是呈現放鬆,動作輕快的,而且爆發力驚人!!!!
中國武術中常出現的寸勁,和大家比較熟悉的李小龍早中期所學詠春拳
中的寸勁強調單一肢體在短距離的放鬆蹦緊發勁和後期截拳道所要
求的整勁(整體勁道);利用類似於拳擊科學的發力方式力蹦地起而將
全部身體的重量藉著正確力量線傳遞結合,協調攻擊武器和肩腰腳
扭轉蹦撐,將身體排列出直線性結構力來產生出驚人的勁道,有明顯的
差異性!!
--------------------
最後總結:
中國大陸對資料歷史的考證普遍不足和侷限民族性的思考
過度崇拜電影戲劇造成李小龍或是截拳道錯誤資訊不斷的傳播!!!
也將李小龍和截拳道推向複雜化,神秘化和不科學性
這就跟李小龍提倡截拳道 的簡單、直接、非古典大相逕庭,背道而馳了。